找到相关内容948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隋唐五代时期的天台宗

      若不先指如来大圣,无由列于二十三祖。若不列于二十三祖,无由指于第十三师(龙树)。若不指于第十三师,无由信于衡崖(慧思)台岳(智顗)。故先譬其由,如寻源讨根。3  佛教各宗派均以释尊为始祖。无...金口所记”称为“金口祖承”,又将慧文、慧思、智顗称为“今师相承”。5而慧文、慧思则为天台宗的先驱。  (一) 慧文  慧文事迹的最早记载是《摩诃止观·略说缘起》:  南岳事慧文禅师。当高齐之世,独步河淮...

    王赐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221055315.html
  • 天台宗思想史研究的又一力作——评董平《天台宗研究》

    天台宗思想史研究的又一力作——评董平《天台宗研究》  俞学明  天台宗之名始见于湛然之《法华经大义》,但其创宗立说,成立宗派,应于陈隋之际,由智顗即完成。是时,智者大师应和着佛教发展的真实需求,高举...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宗派;在思想的表述和阐发上,智顗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的叙事方式,《法华玄义》用了七番共解(标章、引证、生起、开合、料简、观心、会异)、五重玄义(释名、辨体、明宗、论用、判教)的讲述方式,《法...

    俞学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95465542.html
  • 天台宗智顗的佛性论思想

    缘因佛性满显为解脱)。此三因佛性即成佛的三种因,换句话说,即构成佛性范畴的三个基本方面。智顗各种著作中对三因佛性有大量发挥,他说:“故知法性实相即是正因佛性,般若观照即是了因佛性,五度功德资发般若即是...法华玄义》卷5上说:“真性轨即是正因性,观应轨即是了因性,资成轨即是缘因性。”  比较《@②pán@③经》的说法,智顗的表述实际上已经不一样,他是在肯定正因佛性为法性实相、真如实理同时,强调了因佛性乃...

    王仲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90440715.html
  • 圆融相即

    从学术史的角度来看,三谛圆融,是要解决南北朝时期特别是三论师与成论师之间的二谛之争。在各种二谛的理论里,关键问题是真谛、俗谛如何相即统一?能不能统摄一切万法?智顗认为,法华圆教可以达到“三谛圆融”的...所以称之为“圆融相即”,这是一种同体相即。   三谛,简单地说,指空、假、中三谛。三谛圆融,也就是“即空即假即中”。在智顗那里,这有两层含义:   第一,认识论的含义,着重谈主体的认识活动,也就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42053404.html
  • ‘止观相即’的两种方式

    【内容提要】 止与观是两种最具代表性的禅法,智顗以毕生精力宣扬‘摩诃止观’,提出了‘止观相即’的原则。本文进而揭示‘圆融相即’与‘互具相即’的两种不同的方式,分别体现在智顗‘三谛圆融’与‘一念三千’的思想里。这种思想框架,同时也表明了智顗想用般若性空学消化当时初传的唯识学,从而使他的思想达到了时代的顶峰。  【关键词】 止观相即 圆融相即 互具相即 智顗   ------------------...

    李四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94339258.html
  • 论天台宗智顗止观体系的建立过程

    摩诃止观》是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智顗在其晚年思想最成熟时讲述的,由其弟子灌顶记录整理。在这部书里,智顗以止观为中心,建立起了自己体悟的整个佛法修学体系。   我们知道佛教的根本理论为缘起说,对于有情...解脱就要摆脱这根本无明的束缚,所谓无明灭则行灭,行灭则识灭。。。生灭则老病死灭。那么,怎么才能灭去这根本无明呢?智顗认为就是止观。但是,止观是佛教各宗共认的修行方法,智顗谈的止观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呢?他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1245279050.html
  • 论智顗的“一念”范畴

      内容提要:在智顗的理论体系中,“一念”范畴具有核心地位。本文认为,智顗的“一念”是众生的日常意识,是识心妄念。“一念”与万法的关系是互具,它既不生起万法,也不包含万法,而是同时具足善恶染净一切法。“观心”是解脱的法门,观心的理由是方便、有效,易于把握,而不是说“一念”是本体。有人主张智顗的佛教思想是建立在“真如缘起论”基础上的唯心论,值得商榷。  作者魏德东,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助理...

    魏德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64341985.html
  • “一念三千”是“思维与存在同一”的命题

    费希特、谢林、黑格尔都用正、反、合的辨证思维方式,论证了思维与存在之间能够达到同一,认为人有能力认识世界。  在东方,6世纪的智顗(538-597)创立天台宗时,就提出了“一念三千”,亦即“思维与存在同一...。  智顗的“一念三千”的思想,集中表现在他的代表作——《摩诃止观》一书中。他的“一念三千”思想可展示为以下几个层次:  首先,他认为主体和客体是不可分割的(心在前不可,心在后亦不可);其次,认为主体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84046368.html
  • 互具相即

    一念三千,是天台宗观心实践的最高境界,属于解脱论的范围。从止观的角度来看,实现“一念三千”的过程,最关键的是“十界互具”。根据《华严经》的唯心偈,智顗认为,一念心,即“一念无明法性心”,...反映了个体在整个宇宙里的相互关系。   “十界互具”因无经论明文,常遭人非议。但在智顗看来,这是“随义立名”,贵在“得意忘言”【《四教义》卷一:“但使义符经论,无文何足致疑?……今一家解释佛法,处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42153405.html
  • 论智顗的“一念心”

      陈坚   山东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  p. 127   提要   “一念心”是天台宗创始人智顗佛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。何为“一念心”?学界...rdquo;心,属于智顗所创立的观心法门的观境;从内涵上看,“一念心”本具善恶,具足空、假、中三相,属于不思议境;再者,“一念心”这个概念在天台宗的发展史上...

    陈坚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55342604.html